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咳嗽不止。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
消渴。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每服一钱,温水送下。又方: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加鲫鱼胆七个。每次调服三钱。
血淋砂淋,小便涩痛。用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
疝气(阴茎缩小,阴囊肿大)。用木通、茯苓、麦门冬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又方:浮石、香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汁送下。
耳底有脓。用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共研细,吹入耳底。底前,须揩净耳底的脓汁。
下疳。用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共研细,每服二钱半,水煎服。病在唇边者,饭后服药;病在阴部者,饭前服药。患病已一年者,服药半年可愈。
背疮。用浮石半两、没药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醋、糊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如梧子大。每服六、七丸,临卧时服,冷酒送下。
各种恶疮。治法同上。
附方
浮石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现在市面上卖的有两种:一种即浮石,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一种叫石花,乃石珊瑚类的骨骼。两种的药效相同。《本草纲目》所描述者是前一种。
本草纲目 · 石部 · 浮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石部·浮石》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药典。该书共分为16卷,其中“石部”主要收录了各种岩石矿物及其药用价值。
在《本草纲目·石部·浮石》中,李时珍详细记载了浮石的来源、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浮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物质,主要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古代,人们常常将浮石用于制作磨具、研磨剂等,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同时,浮石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本草纲目·石部·浮石》不仅对浮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其来源、产地、形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浮石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草纲目·石部·浮石》也体现了李时珍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