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咳嗽不止。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
消渴。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每服一钱,温水送下。又方: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加鲫鱼胆七个。每次调服三钱。
血淋砂淋,小便涩痛。用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
疝气(阴茎缩小,阴囊肿大)。用木通、茯苓、麦门冬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又方:浮石、香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汁送下。
耳底有脓。用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共研细,吹入耳底。底前,须揩净耳底的脓汁。
下疳。用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共研细,每服二钱半,水煎服。病在唇边者,饭后服药;病在阴部者,饭前服药。患病已一年者,服药半年可愈。
诗句:
浮石亦名海石、水花,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译文:
浮石,也被称为海石和水花,其味道是咸的、平和的、没有毒性。李明诊认为它的性质是大寒的。
注释:
- 浮石是一种由江海中的细沙和水沫凝聚而成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小的颗粒会逐渐凝结成块状。
- 浮石的形状类似于水沫和钟乳石,具有许多细小的孔洞,这些孔洞就像是蛀虫的洞穴一样。
- 浮石的颜色通常是白色的,质地轻盈而脆弱。
赏析:
浮石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疗咳嗽不止、消渴、血淋砂淋、疝气、耳底有脓、下疳等症状。它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清热化痰、利尿通淋、消肿止痛等方面。例如,在治疗咳嗽不止时,可以将浮石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服或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子吞服;在治疗消渴时,可以将浮石与青黛等分,加入麝香少许,研磨成细粉后服用;在治疗血淋砂淋时,可以将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在治疗疝气时,可以将浮石粉与木通、茯苓、麦门冬等药材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在治疗耳底有脓时,可以将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研磨成细粉后吹入耳底;在治疗下疳时,可以将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研磨成细粉后水煎服。这些治疗方法都体现了浮石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