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诗句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这段文字解释了凝水石的一些别名和用途,即它被称为“卤盐”、“寒石”和“石碱”,并且被用来硝制皮革。

气味

气味辛、寒、无毒。
这段说明了凝水石的气味特征:辛、寒以及无害。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这段描述了凝水石用于治疗男性或女性膀胱翻转,导致小便困难的病症。使用的材料包括寒水石、滑石、葵子,这些材料混合研磨后用水煮熟,然后分成等量剂量服用。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这部分讲述了凝水石粉末用于治疗牙龈出血和口腔内出现洞的用法,通过将凝水石粉末与其他草药混合研磨,干燥后敷在需要的部位进行治疗。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这一段描述了凝水石用于处理烫伤的情况。将凝水石烧制成细粉末后,涂抹在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这一段提到了凝水石粉末用于治疗小儿丹毒(一种皮肤炎症,通常伴随着皮肤发红)的方法。这种方法涉及将材料混合研磨成细末,然后用米醋调匀后涂抹在患处。

译文

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释名:亦名卤石、寒石、石碱,由碱地挖掘得来,用于硝制皮革。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采用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混合研末,加水一斗熬至五升后饮用,每日一次,每次一升。
  2. 牙龈出血或有洞口,使用凝水石粉三两与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混合研磨,干敷。
  3.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制后研为细粉敷于伤处。
  4. 小儿丹毒(皮肤发红),使用凝水石半两和白土一分,混合研磨为末,用米醋调制后涂抹。

赏析

这首诗详细介绍了凝水石的多种用途,不仅包括其物理特性,还涵盖了它在医疗上的治疗作用。诗中详细列举了凝水石在不同病症下的使用方法,显示了古人对这种材料的利用程度及其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在自然材料方面的智慧和医学知识的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