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有楼登复登,古今登者几人曾?
要观天地三千界②,须尽危颠第一层。
对景只疑身蜕骨③,凭虚无用手携藤④。
问渠黄鹤归何处⑤,惟见江鸥立断冰。
登黄鹤楼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被誉为唐代七律的佳作之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 创作背景:
- 《登黄鹤楼》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崔颢被贬为江夏尉。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紧密相连,诗人在黄鹤楼上远眺时,不禁触发了对往昔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 内容概述:
-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诗人攀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登高望远,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
- 后四句则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尽管不受传统格律的束缚,崔颢却能将诗歌处理得自然流畅,读来毫无雕琢之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 诗中的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其作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之一。
《登黄鹤楼》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