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领西风上鹤楼②,满前光景坐中收③。
山连故郢形还胜,水绕寒城势欲浮④。
才薄自今葭倚玉⑤,情深何止酒如油⑥。
凭阑不尽临观兴,渺渺烟波有钓舟⑦。
【注释】
①登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黄鹤楼,传说三国时建,故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为江南名胜之一。
②笑领西风上鹤楼:指登上黄鹤楼,意谓登上黄鹤楼,便可以领略到秋天的凉意。
③满前光景坐中收:形容景色之美,尽入眼帘,收入胸怀,令人留连忘返。
④山连故郢形还胜:意思是山峦连绵,犹如楚国故都郢地(即楚国的旧都)的景象,依然胜过从前。郢,楚都名。
⑤才薄自今葭倚玉:意思是自己才能浅薄,如同现在只有芦苇一样,依靠着像玉一样坚硬的黄鹤楼而生存。葭,芦苇;倚,依。
⑥情深何止酒如油:意谓自己的感情深沉,岂止是像酒一般稠密。
⑦凭阑不尽临观兴:意谓站在栏杆上,不能尽情地观看这美丽的风光。阑,栏杆。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句“笑领西风上鹤楼”,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登上黄鹤楼,迎接秋风吹拂。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西风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句“满前光景坐中收”,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上的风景。这里的“光景”指的是周围的景色和氛围,诗人用“坐中收”表达了他对这些美景的欣赏和感受。
第三句“山连故郢形还胜”,通过比喻的方式,将黄鹤楼周围的山峦比作楚国故都郢地的景象,突出了黄鹤楼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和感慨。
第四句“水绕寒城势欲浮”,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环境。这里的“水绕寒城”指的是周围的江水环绕着寒冷的城市,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诗人用“势欲浮”来形容江水的流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动感十足。
第五句“才薄自今葭倚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感慨。这里的“葭倚玉”指的是芦苇靠着像玉石一样坚硬的黄鹤楼而生存,寓意着诗人虽然才能有限,但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情深何止酒如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感情的深深眷恋。这里的“情深”指的是诗人对黄鹤楼的深深喜爱和依恋,而“酒如油”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感情的浓烈程度。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黄鹤楼的深厚感情,以及这种感情给他带来的无尽欢乐和满足。
第七句“凭阑不尽临观兴,渺渺烟波有钓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这里的“凭阑不尽”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他不愿意离开这个美丽的场景。而“临观兴”则是指站在栏杆上,放眼望去的心情。最后一句“渺渺烟波有钓舟”,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色。这里的“烟波”指的是江面上的雾气和波浪,而“钓舟”则是指渔民们正在钓鱼的小舟。诗人用这个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江上景色的喜爱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之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一位文人骚客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