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雨晓寒轻,又上南安路几程。
百里山峰时隐见,一年春色半阴晴。
田家饶沃桑麻盛,驿舍萧条草树萦。
风物满前吟不尽,更收民瘼入官评。

重至南康遇雨

东风吹雨晓寒轻,又上南安路几程。

百里山峰时隐见,一年春色半阴晴。

田家饶沃桑麻盛,驿舍萧条草树萦。

风物满前吟不尽,更收民瘼入官评。

【赏析】
首二句写重游故地之景。“东风吹雨晓寒轻”,清晨的雨在东风的吹拂下,给寒冷的晓色增添了几分清新。“又上南安路几程”,诗人又踏上了回乡之路,向南安方向行进。“百里山峰时隐见,一年春色半阴晴”描述了诗人在南安路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山峦起伏,时而可见;春天的景色一半明媚一半昏暗。这里的“春色”既指自然的景色,也象征着政治上的复杂局面。

第三联转向对当地民生状况的观察。“田家饶沃桑麻盛”,农民的田地肥沃,桑麻茂盛,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繁荣;而“驿站萧条草树萦”,则反映出旅途中的荒凉与寂寞。

第四联进一步描绘了南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风物满前吟不尽”,诗人面对眼前的山水风光,感慨万千,难以用言语表达。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关注着当地的社会问题:“更收民瘼入官评”。他决心将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向上级汇报,以求解决百姓的问题。这里的“民瘼”即百姓的疾苦,反映了诗人关心民生、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的所见所感。同时,诗人还关注着当地的社会问题,决心将其上报给官府,以求得到改善。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