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南郊至,苍龙北阙来。
遥传仙跸下,正睹紫微开。
倒景中天馆,丛霄上帝台。
从臣多献赋,谁似子云才。
驾出南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驾出南郊》是明代诗人薛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薛蕙的相关背景:
- 作者介绍:
- 薛蕙,字君采,号西原,出生于明凤阳府亳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
- 薛蕙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在正德九年中进士后,曾历任刑部主事、考功郎中等职。然而,在嘉靖初年,他因参与“大礼”议而得罪权贵,最终被迫离职归隐。
- 诗歌原文及解析:
《驾出南郊》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青鸟南郊至,苍龙北阙来。
遥传仙跸下,正睹紫微开。
倒景中天馆,丛霄上帝台。
从臣多献赋,谁似子云才。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郊祭祖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特别是“正睹紫微开”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
薛蕙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后人誉为“西原先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诗歌赏析:
- 《驾出南郊》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宗教和政治生活,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 这首诗不仅是对国家祭祀活动的直接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它体现了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政治清明的追求。
《驾出南郊》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也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薛蕙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