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清跸出都城,圣主南郊展敬诚。
紫极氛消春日丽,黄坛尘静晓风轻。
鸡翘影逐龙舆动,鼍鼓声随象辇鸣。
欢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
【注释】
羽林:指皇家禁卫军。清跸(bì):帝王出行前清道。都城:指京城长安。圣主南郊展敬诚:皇帝南郊祭天,向天表示对天的敬畏之情。紫极:指天上的紫微垣。氛(fēn)消春日丽:春天的阳光明媚。黄坛:黄色的祭坛。尘(chén)静晓风轻:早晨的风很轻。鸡翘:指仪仗中的鸾鸟。影逐龙舆动:仪仗中鸾鸟的影子跟随着皇帝的车子移动。鼍鼓:一种大鼓,用鼍皮做成,声音雄壮。象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欢溢:欢乐充满。臣民:指百官和平民百姓。抃舞:拍手跳舞。此生何幸睹升平:此生有幸目睹国家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的《奉和御制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应制诗》。
首句描写皇帝南郊祭天时的情景。皇帝南郊祭天,向天表示对天的敬畏之情,并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紫极氛消春日丽”,紫微垣在天空中,为天上的星座之总称,这里用来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天下万物皆归其统治。“氛”指云雾。“春日丽”即春天来临、天气晴朗。这句意思是春日里,太阳光芒四射,照耀大地,普照万物,使万物欣欣向荣。
“黄坛尘静晓风轻”,“黄”指黄色的祭坛,这里是皇帝的祭坛。“尘”指尘土,喻指杂念。“晓风轻”即早晨的风很轻。这句意思是皇帝南郊祭天时,人们心情愉快,杂念全无,只有春风拂面,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鸡”“龙”两句,写仪仗队伍的威武壮观。仪仗队中的鸾鸟昂首挺胸,昂首向前;皇帝的车子也显得威风凛凛。“鼍鼓”“象”两句,写皇帝南郊祭天时的庄严场面。鼍鼓的声音雄壮有力,与象辇相映成趣。
“欢溢臣民咸抃舞”,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宫廷,大臣们纷纷拍手跳舞,表达对皇帝南郊祭天的感激之情。“此生何幸睹升平”,我有幸目睹国家的太平盛世。这句意思是自己能活到今天,有幸看到国家太平盛世,是多么幸运啊!
这首诗以赞美国家太平盛世为主题,通过对南郊祭天仪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