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驰驱到夜郎,亲承紫诏谕殊方。
欲持清白光先训,敢毁廉隅负圣皇。
琴鹤不教随使骑,金珠况肯入行装。
宾朋试解悭囊看,只有新诗十数章。
诗句释义:
- 万里驰驱到夜郎:形容行程遥远,跋涉至边远之地。
- 亲承紫诏谕殊方:指皇帝亲自颁布诏书,告知远方的官员(此处指诗人自己)前往某地任职。
- 欲持清白光先训:意为坚守清廉的美德,以此作为榜样来教导他人。
- 敢毁廉隅负圣皇:表示即使面对诱惑和压力,也不会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或原则,不敢辜负皇帝的重托。
- 琴鹤不教随使骑:指不愿意携带珍贵的物品(如琴、鹤)随行(可能是为了保持清贫的形象)。
- 金珠况肯入行装:即使是珍贵的金珠,也不愿意带上,以免被看作是炫耀财富。
- 宾朋试解悭囊看:邀请宾客们打开他的钱袋,看看他是否真的如此贫穷。
- 只有新诗十数章:表示只有少量几首新作诗,可能因为生活所迫而写作。
译文:
在万里之外驰骋直到夜郎,
我亲自接受着皇帝的诏书去向远方的一方。
我要拿着清廉的名誉去先行示范,
谁敢毁坏我的廉洁形象辜负圣上的恩宠?
我不愿让贵重的物品伴随出行,
也不愿带上金珠以免被人认为炫耀。
朋友请看看我这吝啬的钱袋,
里面其实没有多少钱财,只有一些新作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个人清廉品格的坚持。通过描述自己在流放途中的艰辛,以及与同行者之间的交往细节,展现了杜甫的人格魅力和政治立场。
首句“万里驰驱到夜郎”,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情景,突出了其旅途之漫长与艰苦。接着第二句“亲承紫诏谕殊方”则表现了他得到皇帝诏书后,受命前往远方的情形。这里的“紫诏”通常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而“谕殊方”意味着前往一个偏远或者陌生的地区。
第三句“欲持清白光先训”体现了诗人对于清廉的执着追求,愿意将这份品质传承下去,成为他人的典范。第四句则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表达了一种责任感,即便是面对种种诱惑和挑战,诗人也不会背离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接下来的内容中,诗人通过自述不愿意携带珍贵物品,甚至包括琴和鹤这样的象征性物品,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物质诱惑的抗拒以及保持清高的志向。而“宾朋试解悭囊看”,则巧妙地利用“悭囊”一词双关,既指金钱袋子,也隐喻其人吝啬,进一步凸显了他生活的简朴。
最后一句“只有新诗十数章”,虽然表面上看似谦虚,但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在流放期间仍不忘创作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其在困境中的乐观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以及对政治态度的表达,展示了杜甫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在国家危难时期的政治立场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中所体现的个人品质和艺术追求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