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奠璧礼圜丘,万炬飞光映冕旒。
斋殿云深清漏迥,燎坛风暖瑞烟浮。
灵祗分献多儒硕,辇路群趋尽彻侯。
湖海愚臣忝陪祀,愧无词赋颂鸿休。
【注释】
圣朝:指朝廷。奠璧礼:祭天时献玉璧的礼节。圜丘: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亦指天地。万炬:众多的火炬。光:指火炬的光焰。映冕旒:照在皇帝的冠冕上。冕旒: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帽。清漏:指计时用的漏壶。云深:天空湛蓝而深邃。清漏迥:指计时用的漏壶里的水声清晰遥远。瑞烟:吉祥的烟雾。分献:分别奉献。多儒硕:有许多文士。辇路:皇帝的车子通行的道路,也指皇帝的车驾。群趋:许多人一同向前行进。尽彻侯:都走完。尽:都。湖海愚臣:泛指各地官员。湖海:大海和湖泊,借指天下。陪祀:参加祭祀。愧无词赋颂鸿休:没有词句来赞美皇上的功德。颂:赞美。鸿休:大的功德,指国家的昌盛。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南郊陪祀时的观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祭祀天地、祈求国运昌盛的美好愿望。全篇紧扣“陪祀”二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联写祭祀天地的情景。诗人以“万炬飞光”描绘出祭祀天地场面的盛大,用“映冕旒”形容火炬的光芒照耀着皇帝的冠冕,表现了祭祀天地的庄严隆重。
颔联描写祭祀天地时的天气和气氛。诗人用“斋殿云深”形容祭坛周围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用“清漏迥”形容计时用的漏壶里的水声清晰遥远,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祭祀天地的神圣性。
颈联写祭祀天地时的场景。诗人用“灵祗分献”描绘出许多文士分别向神灵奉献礼物的情景;用“辇路群趋”描述人们纷纷前来参拜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诗人用“湖海愚臣忝陪祀”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介布衣之身也能有幸参与祭祀天地的荣幸;用“愧无词赋颂鸿休”表达了自己没有华丽的辞藻来赞美皇上的功德,只能默默地祝愿国家能够继续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