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黄鹤楼赋① 其一

粤文伟之得道兮,乘黄鹤而来游⒆。
若弭节而容与兮,睇灵岩而少留⒇。
遂建楼以纪胜兮,阅千余载之春秋。
繄神仙之好楼居兮,有吕岩客之复优游21。
榴皮写真兮,依然崖壁22;
种枣如瓜兮,林樾犹昔23;
弄铁笛兮长而清越,降灵巫兮诗工律格24。
谅哉25!
地灵而人杰兮,超物外者为愈奇26。
吾每登危而舒啸兮,恍乎寓缥缈之清虚27。
忘子建兮《七哀》,慰伯鸾兮《五噫28》。
仰崔老之绝唱兮,惊谪仙于搁笔29;
去金陵而有题兮,犹规随于甲乙30。
适簪裳照乎尊罍兮,岂徒娱心目于靡终31。
极北望以感奋兮,将必励酬报之赤忠32。
或求疑狱于闲燕兮,寄远志于冥鸿33。
或导明月之真诠兮,延九天使节之清风34。
且谛瞻王气于郢都兮,蜿蜒庆灵长之福祚35。
观云物之纪征兮,鞠岁事乎枚卜36。
抑丛桂之招隐兮,藉馆餐于东阁37。
又脱文彦之精诚兮,下青藜于天禄38。
胡迫阳九之厄兮,随大化而归尽39。
顷郁攸之腾炽兮,继烈焰而泐衅40。
奇哉昆冈之升炎兮,无何杳仙踪而烬煨41。
嗟嗟!
吾楚之伟观兮,讵弁帻之丧首42。
造物者固夺吾人之好兮,抑亦尤物自不能以遐久43。
曩者漫称曰已捶碎兮,悼仙人之无依44。
顾今寔焦土兮,仙与鹤而安归45?
或仍羽俦于丹丘兮,餐玄圃之金芝46。
羌新情之替故兮,必弃余而若遗4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黄鹤楼赋·其一》是一首描写黄鹤楼美景的古典文学作品。以下是对《招黄鹤楼赋·其一》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招黄鹤楼赋·其一》的作者为明代诗人萧溥。萧溥以其卓越的诗歌才能而著称,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复申辞以招之曰》中,萧溥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风光,还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 原文内容:在这首诗中,萧溥以“适大中丞崔公招饮,即席赋呈四章,兼以志别”开篇,展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这次聚会的珍视。紧接着,他详细描述了在崔公的邀请下,他与友人一同登临黄鹤楼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萧溥生动地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他们在此共度的美好时光。
  3.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让黄鹤楼这一自然景观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其次,诗中的意象鲜明,如“黄鹤仙人”、“楚胜迹”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既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期望。最后,诗的节奏明快,语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历史背景: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自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以来,黄鹤楼一直是楚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见证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

通过《招黄鹤楼赋·其一》,不仅能领略到萧溥的诗歌才华,也能深刻感受到黄鹤楼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是对黄鹤楼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友情和历史的深情回忆,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