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桥

相如当年题驷马,志气胸中尽卑下。
此方自古多文豪,岂甘蹈袭他人者。
仙郎身跨玉花骢,溪桥横度青虬龙。
车尘杂沓天边去,致君直建皋夔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驷马桥》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诗作,该诗以桥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仰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枢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涵。从古至今,许多文学作品都以桥梁为主题进行创作,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间前后在世的小吏出身,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集有《唐才子传》传世,而《驷马桥》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汪遵的文学造诣。

《驷马桥》一诗通过对“驷马桥”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诗中不仅赞美了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借古讽今,表达了个人荣耀应在为国家、民族尽职尽责中实现的主题思想。

《驷马桥》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气息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唐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