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当年题驷马,志气胸中尽卑下。
此方自古多文豪,岂甘蹈袭他人者。
仙郎身跨玉花骢,溪桥横度青虬龙。
车尘杂沓天边去,致君直建皋夔功。
驷马桥
相如当年题驷马,志气胸中尽卑下。
此方自古多文豪,岂甘蹈袭他人者。
仙郎身跨玉花骢,溪桥横度青虬龙。
车尘杂沓天边去,致君直建皋夔功。
注释与赏析:
- “相如当年题驷马”:“题”,在这里指的是在桥上刻写诗句。“相如”,指的是汉代司马相如。他因《子虚赋》和《上林赋》而闻名,这两个作品都涉及到了对骏马的描述,故此处指司马相如曾在驷马桥留下诗句。
- “志气胸中尽卑下”:表达了一种自我贬低的情感,暗示司马相如曾认为自己无法与历史上的文人相比,这里的“卑下”是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的志向不如古人。
- “此方自古多文豪”:指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学大家。这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文化或者历史地标。
- “岂甘蹈袭他人者”:“蹈袭”,意为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或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这里表达了一种不甘于重复前人成就的态度,意味着司马相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作。
- “仙郎身跨玉花骢”:“仙郎”,形容某人英俊非凡。“玉花骢”,古代的一种名马。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英俊的人物骑着一匹珍贵的马匹过桥的场景。
- “溪桥横度青虬龙”:描述了一座美丽的桥梁横跨在溪流之上,桥上的装饰物看起来像是青色的龙形。这里的“虬龙”,即龙,用来形容桥上的装饰十分精美。
- “车尘杂沓天边去”:描绘了一幅车辆往来不断、尘土飞扬的景象。“杂沓”,形容声音杂乱,尘土飞扬。
- “致君直建皋夔功”:“皋夔”,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臣,以治理洪水著称。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帮助国家,实现像皋夔那样的伟业。
这首诗通过对比司马相如当年的谦逊与当今的文豪之志,展现了不同时代文人的不同风貌和心态。同时,通过对桥的描述和对过往人物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传统元素和审美观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抒情色彩,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