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时时得举杯,庭阴拳石半莓苔。
能遮三世红尘断,便觉千峰翠霭来。
点点桃花春寂寞,丁丁楸子昼徘徊。
还愁叩角书童至,深锁华阳不肯开。
羊角洞
吏隐时时得举杯,庭阴拳石半莓苔。
能遮三世红尘断,便觉千峰翠霭来。
点点桃花春寂寞,丁丁楸子昼徘徊。
还愁叩角书童至,深锁华阳不肯开。
注释:
- 羊角洞:指一个洞穴的名字。
- 吏隐:官员隐退后的生活,也指隐居生活。
- 时:时常,不时。
- 得举杯:能够饮酒。
- 庭阴:院落中的树木和阴凉的庭院。
- 拳石:拳头大小的岩石。
- 莓苔:苔藓。
- 能遮三世红尘断:意思是说这个洞穴可以遮挡住三世的红尘喧嚣。
- 便觉千峰翠霭来:意思是说在洞穴里可以感受到千峰苍翠的云雾。
- 点点桃花春寂寞:指的是春天的桃花盛开,显得有些孤独寂寞。
- 丁丁楸子昼徘徊:指的是白天的时候,楸树的果实(瓜子)在枝头来回摆动。
- 还愁叩角书童至,深锁华阳不肯开;意思是担心敲门的书童到来,所以把洞口深深的锁住了,不让外人进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洞穴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拳石”、“莓苔”、“翠霭”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洞穴与外界的红尘喧嚣进行对比,展现了洞穴的独特魅力。此外,诗的最后一句“还愁叩角书童至,深锁华阳不肯开”,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坚守和执着,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