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川谁把蛟龙锁,屈曲深潭历万古。
时时怒吼接青霄,银涛蹙起盘空舞。
腰间宝剑千金收,电光掣断随波流。
揽衣上马急回首,一天云雨迷沧洲。
【注释】
- 三摺水:指长江。三折水,即长江入江口的一段。
- 杭川:指杭州。
- 蛟龙锁:传说中蛟龙被锁在潭中,所以这里比喻深潭中的水。
- 屈曲:弯曲。
- 青霄:高空。
- 银涛蹙起盘空舞:形容江面波涛汹涌,如同舞动的银蛇。
- 腰间宝剑:比喻英勇的将军或勇士。
- 千金收:形容财富丰富。
- 电光掣断:形容速度极快,犹如闪电一般。
- 揽衣上马急回首:形容急于离去的样子。
- 沧洲:大湖。
【赏析】
《登高台望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杭川谁把蛟龙锁”以“杭川”起兴,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壮阔的江河画面。诗人通过“谁把蛟龙锁”这一疑问,引出了下文对于深潭中水的描绘。这里的“蛟龙锁”既是一种形象化的手法,又寓意着深潭的神秘莫测和深邃广大。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三摺水”(即长江)的描述,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气势。从“屈曲深潭历万古”到“银涛蹙起盘空舞”,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江水与龙的形象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的奔腾不息和壮观景象。同时,“时时怒吼接青霄”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威猛与力量,给人以震撼之感。
在这首诗中,“腰间宝剑”和“电光掣断”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它们分别象征着勇武与迅捷。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将英勇的将军或勇士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电光掣断随波流”更是将速度与力量完美结合,展现了江水的澎湃激荡之势。
诗人以“揽衣上马急回首”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急于离去的心情。同时,“一天云雨迷沧洲”一句则描绘了诗人眼前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云雾缭绕、美不胜收的大湖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