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敬止韵

分符便向浙东行,于国何尝系重轻。
蕞尔偏方民力竭,萧然一榻梦魂清。
年光冉冉惊流转,潮信劳劳惯送迎。
惟有梅花相慰藉,又将春色到山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王敬止韵》是明朝诗人杨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在这首作品中,杨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自己的感慨。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杨旦生平:杨旦字晋叔,号偶庵,出生于福建建瓯,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的仕途经历包括从政、担任地方长官,最终升迁至南京吏部尚书。
  1. 创作背景
  • 个人感情:杨旦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行程的关心。通过描写友人即将前往朝鲜的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此行的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一个政治相对稳定且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分符便向浙东行,于国何尝系重轻。蕞尔偏方民力竭,萧然一榻梦魂清。年光冉冉惊流转,潮信劳劳惯送迎。惟有梅花相慰藉,又将春色到山城。
  • 诗句解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心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换的感受。其中“萧然一榻梦魂清”和“唯有梅花相慰藉”两句特别值得注意,它们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次王敬止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记录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和社会环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