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浅境山夜坐

百里彭城道,舟行滞浅沙。
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
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阻浅境山夜坐》赏析

在阅读郭谏臣的《阻浅境山夜坐》时,我被诗中那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深深吸引。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打动人心,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开篇“百里彭城道,舟行滞浅沙”,便将我们带入了一幅千里江景之中舟行缓慢的画面。这里的“泊”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述了舟行之缓,也暗示了一种停歇与思索的状态。紧接着的“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则用动态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生气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江面的波光粼粼和树影婆娑,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更是妙笔生花,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更深烛吐花”更是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途的留恋。

诗的后半部分“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却带来了一丝哀愁。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奈,归途已过半,意味着他已远离了繁华的城市,回到了故乡。而“潦倒”一词则透露出诗人此时的落寞与失意,不禁让人联想到他的过往经历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阻浅境山夜坐》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郭谏臣以其精湛的文笔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带有诗意的世界。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