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
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
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
经诵有时闲,了了见山翠。
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
云卧复何为,冰弦写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
身寄孤鹤巢,梦如幽兰气。
夜分气候白,隐隐月初至。
阳涧澹空明,阴林破深邃。
久怀缁锡邻,颇与云山契。
章甫如可投,期君访灵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青松白石两相宜,独坐幽岩不识伊。

若问此中谁作主?白云深处有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自然的山水画卷,并通过隐喻表达了对真挚友情和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诗人袁枚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营造意境,如青松、白石、幽岩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

“青松白石两相宜”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两种常见材料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环境之美,也象征着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共生。而“独坐幽岩不识伊”,则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在山中静坐的情景,暗示了内心的宁静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最后两句,“若问此中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