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踏莎行 春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春草》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该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珍惜。《踏莎行·春草》由沈宜修创作,其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中春天的气息。
词的开篇即用“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这里的“绿”和“红”分别代表了春天的颜色,而“水流依旧平堤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恒久不变。这种色彩的对比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进一步加深了春天的氛围。这里的“东风杨柳”和“杏花”是常见的春天景物,而“愁丝”和“啼鹃”则增添了一丝忧愁与哀伤,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增加了词作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词更加饱满且有层次感。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燕子在飞翔,帆船在远方驶去,而所有的这些都似乎指向一个遥远的地方——王孙草所在的天涯。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更是对一种遥远而又不可及的向往的表达。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词具有了超越现实的意味。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则是对春天夜晚的一种描绘,虽然“昼长”可能意味着白天的炎热,但“屏掩”和“烟光日日”却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觉。这样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词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
《踏莎行·春草》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艺术的表达。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精彩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该作品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