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北固晚望(壬午)

渺苍茫。
长天迥压高秋。
更澄江、平开晚色,一望练起中流。
远青青、连山如去,斜阳下、浪涌无休。
沙带人家,城临浦树,刚朝僧眼送浮沤。
仍浩叹、金陵王气,畴昔黯然收。
空剩有、芦花纤月,几个渔舟。
熟沉吟、心惊野客,抚景欲赋登楼。
感飘零、风吹落叶,新来甚、并不知愁。
戎马中原,烟波南国,百年残梦乞蜉蝣。
想今古、同归于尽,闲处且须偷。
浑忘却、此身单寄,北固峰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丽·北固晚望》是明朝诗人王翃所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词作原文
    渺苍茫,长天迥压高秋。更澄江、平开晚色,一望练起中流。远青青、连山如去,斜阳下、浪涌无休。沙带人家,城临浦树,刚朝僧眼送浮沤。仍浩叹、金陵王气,畴昔黯然收。空剩有、芦花纤月,几个渔舟。熟沉吟、心惊野客,抚景欲赋登楼。感飘零、风吹落叶,新来甚、并不知愁。戎马中原,烟波南国,百年残梦乞蜉蝣。想今古、同归于尽,闲处且须偷。浑忘却、此身单寄,北固峰头。
  2. 诗词鉴赏:王翃的词作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个人哀愁。在《多丽·北固晚望》中,他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北固山景色,通过“渺苍茫”、“长天迥压高秋”等词句传达出一种苍茫而深远的气氛。词中的“更澄江、平开晚色”展现了长江的宁静与宽广,而在“斜阳下、浪涌无休”一句中则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动态美。
  3. 作者介绍:王翃(约1603—1653),字介人,号二槐居士,嘉兴人。他出身手工业家庭,少年时期失学,后因兴趣转向文学创作。在明末清初,王翃以其诗作和词作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著有《二槐诗存》,其作品多含悲愤忧抑之情。
  4. 艺术特色:《多丽·北固晚望》在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也颇有讲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人成功地构建了一种既有宏大景象又有个人感慨的独特风格。特别是结尾处的“浑忘却、此身单寄,北固峰头”,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多丽·北固晚望》不仅是王翃艺术成就的展示,也是明代文化背景与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词作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