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晚眺

小雨经檐尽,残阳隐树低。
迎曛花气合,向夕野容迷。
宝刹流云外,金塘去鸟西。
吾生江海意,随分此卑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晚眺》

朱应登的《雨后晚眺》以简练、含蓄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中描述小雨过后,夕阳斜照,花气与野容交融的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哲思。

“小雨经檐尽,残阳隐树低。”开篇即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屋檐上残留的雨珠逐渐消散,而天空中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树叶投射下一片片光影,显得格外柔和。

“迎曛花气合,向夕野容迷。”随着夕阳西下,花香愈发浓郁,整个田野在暮色中似乎变得迷离。这种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仿佛诗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某种共鸣。

“宝刹流云外,金塘去鸟西。”诗中还巧妙地描绘了远处宝塔和池塘的轮廓。流云在建筑周围徘徊,飞鸟向西而去,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吾生江海意,随分此卑栖。”最后一句则是对自身境遇的表述。朱应登选择在江海之边安顿自己的身躯,这或许映射出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他虽未能高居庙堂之上,但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通过《雨后晚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朱应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