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
寒食节空悲泉下魂,早晨新火温暖了千家。 沿袭南边花园赏春景,漂泊东山留下足迹。 人在绿色的草地上坐着,鸟儿在红树上啼叫。 钟声在半岭的萧郎寺中传来,打算找高僧一起讨论。 注释: 1. 寒食节:中国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禁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2. 泉下魂:指介子推死后化为泉水中的精灵。 3. 朝来新火暖千门:早晨,新的炉火温暖了千家万户。 4. 相沿:沿袭。南圃游春日
已怯封条躁墨鸦,未停飞絮逐风车。 望中玉砌千山径,开出琼林万树花。 映雪读书怜处士,骑驴得句属诗家。 阳春一曲吾何敢,自愧才非蕴八叉。 诗句释义与赏析: 已怯封条躁墨鸦: “已怯封条躁墨鸦”,描述了诗人在封条的束缚下,感到躁动不安,如同墨色乌鸦般焦躁。这里用“已怯”表示一种无奈和不适,体现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未停飞絮逐风车: “未停飞絮逐风车”
雨后晚眺 草色侵官道,莺歌出上林。 春光何处好,桃李自成阴。 水浊溪流急,山青雨后深。 悠然自来往,一片白云心。 译文: 在雨后的傍晚,我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只见原野上的草色已经染绿了通往官府的官道,黄莺在树上欢快地啼叫,仿佛是从那茂密的树林中飞出来的一样。春天的美好景色在哪里呢?原来桃树已经从枝头冒出来了。溪水中的水很浑浊,水流得很快;而山却青翠欲滴,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南湖一片白于霜”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纯净的秋日景色,南湖被一层薄薄的霜覆盖,宛如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2. “霁色遥开绿野塘” —— “霁色”是指雨后的晴朗天气,这里形容天空放晴后的美丽景致,绿色田野上的池塘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新和生动。 3. “散彩千林新锦帐” —— 这句话通过色彩斑斓的画面,形容秋天树叶的色彩斑斓,就像打开了一床五彩斑斓的新锦被
【注释】 罨画楼:指装饰有彩画的高楼。玉兰:一种花,又名白玉兰、木兰。 珑璁(lóng chōng)一树碧无瑕:形容玉兰树的花朵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珑璁,古代对玉石的称呼。 几费天公巧匠茬(chá):几乎耗尽了上天赐予的巧工。 兰室人幽香满座:兰花香气弥漫整个房间,使得人们沉醉其中。 谢庭春暖玉为花:春天的温暖让白玉般的花朵绽放,如同谢家庭院里的美景。 梅兄雪后芳音杳(yǎo)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雨后晚眺”是题面,全篇以“眺”字为主,抒发了作者在暮春时节的闲适心情。 第一句“一榻清风绛帐垂”,描写的是诗人悠闲的居室生活。“一榻”、“清风”、 “绛帐”,写出了诗人清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绛帐”指红色的帐子,这里借代诗人住所中悬挂的帷幔或帷幕,用色彩鲜艳的东西来渲染氛围,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第二句“梦回春昼日迟迟”,点明题面的“晚眺”二字。诗人说
这首诗的译文是: 轻快的小舟随波逐流,直下倾流到海的尽头。 青草似乎要迷失在云梦泽中,澄碧的水波像泛在洞庭湖上。 乘直升的风帆浮槎远去,逆风而行夹岸疾走。 今日凌虚飞渡真让我心旷神怡,分明觉得人世间的身世就在蓬莱仙岛。 注释: - 飘然一叶逐轻凫(fú):轻快的小舟随波逐流。 - 直下倾流到海隅:直下倾流到海水的最边缘。 - 青草欲迷云梦泽(yǐ mí yún mèng zé)
【注释】 清明登胶山四首: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之一。胶山,在今山东胶县西南。 春色迎人我亦怜,野桃红截半溪烟。 莺啼绿树方摧织,柳爱和风渐脱棉。 好景只愁花易老,闲心真爱日如年。 一声牧笛山光紫,点也归来沂水边。 怜:喜爱。 “春色迎人”句:春风吹来,使人心情愉悦。 “莺啼绿树”句:黄鹂鸣于翠竹之间,声切如催耕之机杼。 “柳爱和风”句:柳絮轻扬,随风飘荡,如同脱去棉被,迎接春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及古诗文的背诵、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意。明确答案之后,再结合注解及赏析进行思考即可。 “莓苔称坐翠沾衣”:形容山间景色之美;“对景无因问是非”,是说自己无心欣赏这美景,无心去询问是非曲直。“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意思是说在深幽的山谷中隐藏着春天的气息,而樵夫的小径却已经消失不见。古老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
踏雪寻梅二首·其一 注释 - 一枝琼树尚栖鸦:描述一株梅花树上,乌鸦栖息。 - 万里冰壶乘小车:用冰制成壶形的小容器,形容冬日的严寒和清冷。 - 粉笔白描晴雪赋:用粉笔在雪天里绘画出雪景赋诗。 - 玉堂香冻老梅花:在寒冷中,老梅花仍然散发着香气。 - 试穿东郭先生履:尝试穿起东郭先生的鞋子,寓意寻求知音。 - 来访孤山处士家:探访孤山处士的家,表达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 - 一望罗浮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