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

负米怜儿子,家贫藉舌耕。
频年减研谷,何塾践师盟。
岁熟门为倚,秋乾场可登。
云山望迢递,归及慰衰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负米》是一篇古文,讲述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家境贫困时,自己吃野菜,却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的故事。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古代孝道精神,还通过具体事例向人们传达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负米》一文出自三国王肃编撰的《孔子家语》,该文通过描绘子路背米奉养双亲的场景,展现了子路的孝行和其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元代郭居敬创作的《负米养亲》则是另一篇关于孝道的古文,讲述了同样的故事,强调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护生画集》中的《为人负米》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子路背负重米的艰难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孝道的力量和意义。

《负米》一文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有益启示。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了解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顺父母、关爱家人始终是人类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