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 怨情

翠阁留情,红笺写怨。何物遗君表幽愿。玉环双凤连枝扣,香罗绣带同心綄。怀袖间,朝与暮,常依恋。
带欲君情长不断。环欲君心千遍转。谁意风流一朝散,玉环摧折香罗裂,人心那得无移换。泪痕非,香痕灭,何时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千秋岁引·怨情》是清朝丁澎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以下是对这首作品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丁澎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字飞涛,号药园,浙江仁和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曾担任过河南乡试副考官等职务。由于科场案起,丁澎以违例被弹劾,流放塞上长达五年。然而,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如《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等。
  2. 原文与译文
  • 原文:“翠阁留情,红笺写怨。何物遗君表幽愿。”
  • 译文:在精致的翠阁中留下深深的思念,用红色的信笺表达内心的怨恨。这些情感寄托于何种物品上,以表达你对我的深沉愿望?
  1. 词作赏析
  • 《千秋岁引·怨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其中,“翠阁留情”和“红笺写怨”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词人与所爱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在彼此生活中的存在感。
  • “玉环双凤连枝扣,香罗绣带同心綄”,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两人之间的感情比作玉环和双凤,既美丽又珍贵。而“怀袖间,朝与暮,常依恋”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日思夜想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千秋岁引·怨情》是一首描写男女离别之苦、相思之情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分离后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但《千秋岁引·怨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 作品评价
  • 该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细腻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使其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词人的个人情感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状态的一种反映。
  • 通过对《千秋岁引·怨情》的分析可以看出,词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词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千秋岁引·怨情》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词作,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一次情感的释放,一次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文字中表达对爱情、友情和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