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节公号钟琴歌为吴素江明经作

信州兵败公潜踪,随身长物惟号钟。垂帘卜肆一再鼓,惊猿唳鹤凄心胸。
东山桐,西山梓,发露精诚声变徵,几时流转入燕京,跣足麻衣抱琴死。
沧桑变易五百年,断丝枯木若为传。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
吴君嗜古兼尚义,铭刻摩挲叠山字,解囊坏漆郁苍凉,斑斑尽是遗民泪。
遗民泪竭东海枯,冬青树老啼哀乌。请弹丞相《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文节公号钟琴歌为吴素江明经作》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句:

谢公文章世所珍,
钟琴之乐自清真。
素江先生名不朽,
明经何人能继春。

这首作品描绘了文学艺术的传承与赞美。通过描述“谢文节公号钟琴歌为吴素江明经作”,表达了对文化经典的推崇和对后代继承者的期望,展现了明代诗人陈子龙对于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在诗中,“谢公”、“钟琴之乐”象征着高尚的文学艺术传统;而“素江先生名不朽”则强调了吴素江作为明经(科举出身)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明经何人能继春”,则是对后代继承者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一文化传统。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