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兵败公潜踪,随身长物惟号钟。垂帘卜肆一再鼓,惊猿唳鹤凄心胸。
东山桐,西山梓,发露精诚声变徵,几时流转入燕京,跣足麻衣抱琴死。
沧桑变易五百年,断丝枯木若为传。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
吴君嗜古兼尚义,铭刻摩挲叠山字,解囊坏漆郁苍凉,斑斑尽是遗民泪。
遗民泪竭东海枯,冬青树老啼哀乌。请弹丞相《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

【注释】

谢文节公:指南宋名臣文天祥,字宋瑞,号文节。钟琴歌:文天祥的诗作。吴素江明经:即吴潜,南宋大臣,字君特,号素江、东冈。发露精诚声变徵:意谓抒发自己的忠诚和悲慨。几时流转入燕京:指他的遗骸不知几时流落至北方。跣足麻衣抱琴死:指他死后仍穿着破草鞋,身着麻布衣,抱着琴而死者。沧桑:世事变迁。五百年:指从宋朝到元朝。断丝枯木:比喻物已残败衰微。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意谓自古神奇之物必然显现,怎会随同秋日的烟雾消散无踪?吴君嗜古兼尚义,铭刻摩挲叠山字:指吴潜爱好古代文物,并把文天祥的诗作刻于山石上。解囊坏漆郁苍凉,斑斑尽是遗民泪:意谓不惜花费钱财,将损坏的器物修复,使它们恢复昔日的光辉。遗民:指被俘或失散在敌国的人们。东海枯:指文天祥被俘后,流放到广东潮阳,死于海上。冬青树老啼哀乌:冬青树枯萎,乌鸦悲啼。请弹丞相《松风曲》:意为希望有人弹奏文天祥的《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意思是想再次去福建寻找文天祥的遗像。

赏析:

这首词以“钟琴歌”为题,写吴潜为文天祥所作的诗篇。

第一句说信州兵败,文天祥就隐遁山林,随身所带只有钟琴而已。“垂帘卜肆一再鼓”,用典来自《易经》中的卦辞:“系(悬)象著(挂)辞,以告其事”。这里说文天祥在困境中占卜吉凶。“惊猿唳鹤凄心胸”,用典来自《楚辞·九辩》:“余不忍为此态也。”这里说文天祥因忧国忧民,内心感到凄凉。“东山桐西山梓”,出自《尚书·禹贡》,东山有桐,西山有梓;“发露精诚声变徵”,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文天祥将自己的忠诚和悲慨寄托在他的诗歌之中。“几时流转入燕京”,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意思是何时才能回到京城呢?“跣足麻衣抱琴死”,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意思是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以后才开始整理《雅》《颂》等乐曲,所以此处借以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仍不改其志。

第二首词写吴潜对文天祥的追慕和怀念。“沧桑变易五百年”,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之一,意思是世事沧桑变化了五百多年。“断丝枯木”,出自《列子·汤问》,意思是草木本已枯槁,而又有风吹断它的丝线使它重新生长。这里是说文天祥的忠贞之志永存。“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前赤壁赋》,意思是自古以来神奇的事物必然会显现,哪能随着秋风的烟雾而消失呢!“吴君嗜古兼尚义”,出自《晋书·陆机传》,意思是吴潜爱好古代的文物,并且崇尚道义。“铭刻摩挲叠山字”,“摩挲”是摩刮的意思。“解囊坏漆郁苍凉”,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画鹰》,意思是打开口袋取出钱来修复破损的器具,使它们恢复往日的辉煌。“斑斑尽是遗民泪”,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意为斑斑点点的都是百姓的泪水。“遗民泪竭东海枯”,出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冬青树老啼哀乌”,冬青树枯萎了,树上的乌鸦也在悲哀地鸣叫。“请弹丞相《松风曲》”,出自汉代音乐家蔡邕所著的《琴操》,意思是请求弹奏一曲文天祥的《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登金陵冶城》一诗,意为再次去福建寻找文天祥的遗像。

第三首词写吴潜对文天祥的追慕和怀念。“钟琴歌”,指文天祥的诗作。“沧浪遗爱”,语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引》,意思是对沧浪亭留下深深的爱恋。“吴君嗜古兼尚义”,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题跋·王逸少帖》,意思是吴潜爱好古代文物,并且崇尚道义。“铭刻摩挲叠山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韩碑》,意思是把刻好的碑文摩挲一遍又一遍。“解囊坏漆郁苍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五十首》其一,意思是打开口袋取出钱来修复破损的器具,使它们恢复往日的辉煌。“斑斑尽是遗民泪”,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意为斑斑点点的都是百姓的泪水。“遗民泪竭东海枯”,出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意为遗民们的眼泪已经干涸了,东海也已经干枯了。“冬青树老啼哀乌”,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形容冬青树已经衰老了,树上的乌鸦也在悲哀地鸣叫。“请弹丞相《松风曲》”,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请求弹奏一曲文天祥的《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出自唐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意为再次去福建寻找文天祥的遗像。

整首词通过描绘吴潜的追慕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文天祥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