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难支,鬓云渐薄。钏松瘦减兰边玉。夜来双袖不胜寒,无言自倚潇湘竹。
凉影侵帘,啼痕染烛。寂寥庭院愁萧索。残灯久伴可怜宵,金钱暗把归期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了解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结构层次,把握诗歌的主旨。此题要求“赏析”,所以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和手法分析诗歌的意境、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
“病骨难支”意思是形容身体虚弱到了极点。“鬓云渐薄”是指两鬓的头发稀疏,像云雾一样。“钏松瘦减兰边玉”意思是手腕上佩戴的手镯(钏)已经瘦得只剩下一圈,如同白玉边缘的兰花那样纤细。“夜来双袖不胜寒,无言自倚潇湘竹”意思是晚上衣袖难以保暖,只能无声地靠在潇湘的竹子下取暖。
“凉影侵帘”,是说冷风吹过,凉意袭人,把帘幕的影子也吹得摇曳生姿。“啼痕染烛”,指泪痕已染红了烛光。“寂寥庭院”的意思是空旷寂寞的庭院。“残灯久伴可怜宵”意思是残灯在长夜里陪伴着,令人感到可怜。“金钱暗把归期卜”意思是暗地里用金钱占卜回家的日子。
【答案】
译文
身患重病,体弱难支,鬓发稀疏,像被秋风吹散了似的。手腕上的手镯已经变得很细很细,就像那
兰花边上的白玉石一样。深夜里,寒冷的空气侵袭着室内,使人感到刺骨的寒冷;我无话可说,只好默默
地靠着潇湘竹来取暖。
赏析
此词写一位闺中思妇的愁苦。开头三句,从外表写到内心。“病骨难支”四字,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
她身体的病态,“鬓云渐薄”四字,则写出了她衰老的容颜。这两句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着深沉的忧思,表
明出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钏松瘦减兰边玉”一句,进一步描写她的身体消瘦,突出了她的相思之苦。“夜
来双袖不胜寒”三句,以“寒”、“寂”二字烘托氛围,表达了她孤独凄楚的心情。“无言自倚潇湘竹”句,以潇
湘竹为喻,形象地写出了她的孤独与凄凉。“凉影”“啼痕”“寂寥”这些词语,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
更表现出她内心的悲凉。“残灯久伴可怜宵”二句,以残灯和可怜夜夜相伴的意象,写出了她的孤独。“金钱暗把
归期卜”一句,则暗示了她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她盼望早日回到夫君身边。全词通过对她外在形象以及心理活动
充分表现了这位思妇的孤独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