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尊韩公,梦寐每若见。
学诗名吾斋,古来宝李汉。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
精本世罕求,日久或漫漶。
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
流传贵有人,欣复归使院。
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
篷窗日吟诵,客路消午倦。
窃谓公文章,流派实淹贯。
光焰万丈长,已导欧苏先。
寻源共追溯,乌能得涯岸。
性情得所近,学焉志吾愿。
拜嘉多余珍,此惠实所冠。
张小圃学使以重刊秀野堂本韩诗见贻赋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小圃学使以重刊秀野堂本韩诗见贻赋谢’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明弘治十年(1497年)所作的一篇序言,旨在向当时的学者张小圃赠送一本由秀野堂重刊的韩愈诗歌集。王世贞通过此文表达了他对韩愈诗歌及其思想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誉。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别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他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官员和诗人。王世贞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其诗文作品多有传世之作。
张小圃则是一位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他不仅精通儒学,对古代文学也颇有研究。王世贞之所以选择将这本韩愈诗集赠予张小圃,很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韩愈诗歌的独特价值,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对于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尊重。
《张小圃学使以重刊秀野堂本韩诗见贻赋谢》一文主要描述了王世贞与张小圃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王世贞对于韩愈诗歌的赞赏之情。文章通过对韩愈诗歌内容的解读,展现了王世贞对于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推崇。同时,这篇文章也成为后世了解王世贞文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