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徼南荒外,瓜城绝塞边。
九夷今部落,六诏古山川。
土姓延窝泥,银生控濮铅。
封疆馀壁垒,蛮触息戈鋋。
环郭无完雉,梯山有画阡。
涧虚溪涨雾,树老叶生烟。
野栅环芦箐,山阴杂木棉。
蜂房烟窦蜜,蜗户灶丁遍。
南浦催耕早,西成报赛虔。
风声寅亥市,米价丙丁年。
云外溪舂碓,山根竹引泉。
三秋无候雁,二月有鸣蝉。
恩镇旋分合,刁刀任倒颠。
衣冠齐气缓,巫觋楚风沿。
艾叶呼成俗,茶盐礼不愆。
花裙百幅叠,青布满头缠。
饲蛊吁堪怪,埋魂习未悛。
瘴气先比稻,炎汗臭如膻。
野水荒山地,黄云赤日天。
销魂戛洒渡,詟梦哀牢颠。
马路千盘转,羊肠九折旋。
登危筋力尽,入境衣履穿。
黉序长榛莽,衙斋傍市廛。
芷茎香寂寞,楚水月婵娟。
人立扶桑影,家馀玉版禅。
共春鸟异响,别树花同妍。
太仆丛祠古,西林乐府传。
清风销案蠹,时雨慕堂鳣。
此日权司铎,前身愧谪仙。
阮途穷未返,潘序拙宜然。
问菊无来使,折梅谁递笺。
春情云漠漠,乡思泪涓涓。
手板裁霜竹,头衔问雪毡。
但愁官冷落,例与郡移迁。
对酒空怜鬓,吟诗剩有肩。
輶轩久废职,会萃拟成篇。
镇沅杂咏三十六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镇沅杂咏三十六韵》是清代诗人牛焘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地理环境的深刻观察,而且体现了他对社会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牛焘,一位生活在清朝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的影响。牛焘通过其作品,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
诗歌内容:《镇沅杂咏三十六韵》描绘了南疆边陲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化特点。
艺术特色:牛焘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既具形象性,又有深远的意境。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生动,如“梯山有画阡”等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化意义: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镇沅杂咏三十六韵》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边疆民族、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多民族共融、历史悠久的地区。
文学价值:牛焘的《镇沅杂咏三十六韵》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关注,其作品也被后来的研究者视为研究清代边疆文化和地方志的重要资料。
教育意义:《镇沅杂咏三十六韵》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够启发现代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
现代影响:尽管《镇沅杂咏三十六韵》创作于清朝,但其诗中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跨越时空,仍然能与现代人产生共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镇沅杂咏三十六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也能从中吸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