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金陵忆别

檀板声停箫吹咽,玉骢门外频嘶。背人无语敛双眉。别离情绪,撩乱万千丝。
不道天河能间阻,此心桃叶应知。临明一阵雨霏霏。泪沾红袖,江上早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金陵忆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由清代文廷式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及第,授编修。因支持清德宗变法维新遭后党忌恨,革职回籍。戊戌政变作,遭通缉,避走日本。旋归国居沪,病逝于故里。博学,以玄儒称,词名最著。

  2. 诗词原文
    檀板声停箫吹咽,玉骢门外频嘶。背人无语敛双眉。别离情绪,撩乱万千丝。不道天河能间阻,此心桃叶应知。临明一阵雨霏霏。泪沾红袖,江上早寒时。

  3. 主题解读:此词通过“檀板声停”、“玉骢门外”等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别离的哀愁与孤独感。“背人无语敛双眉”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沉默与无奈。而“不道天河能间阻”,则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即使隔着天河,也无法阻隔彼此的思念。全词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临江仙·金陵忆别》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