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望月

无着秋光,依空谁住山河影。灵怀修迥,只有仙娥靓。
太乙朝回,玉露晨霄警。斋宫请,疏麻折尽,万岁千秋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词人汪藻创作的一首吟咏归隐的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展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汪藻,字彦章,号湘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蕴含着他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2. 词作原文:《点绛唇·新月娟娟》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传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孤寂和落寞感。
  3. 艺术特色:此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联。通过描绘冬末春初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词作既有画面感,又不乏情感的深度。
  4. 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中,诗歌不仅仅是抒情的工具,更是承载文化记忆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汪藻的这首《点绛唇·新月娟娟》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其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也延续至今,成为研究宋代文化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现代价值: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这首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通过解读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怀,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点绛唇·新月娟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作,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传递。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还能体会到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及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