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书寄薇隐

日暝幽眠凉,流云涨岩曲。相思寄长风,动汝窗外竹。
池头孤行薄罗冷,却忆把书双对茗。受露衰荷散叶香,临溪独鸟矜毛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上书寄薇隐》是一首由王采薇创作的古体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采薇,字玉瑛,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父光燮,乾隆元年(1736)进士。十九岁时,王采薇适阳湖孙星衍,二十四岁以疾卒,著有《长离阁诗集》。

  2. 诗歌原文:日暝幽眠凉,流云涨岩曲。相思寄长风,动汝窗外竹。
    池头孤行薄罗冷,却忆把书双对茗。受露衰荷散叶香,临溪独鸟矜毛影。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日暝”与“流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相思寄长风”,则表达了作者深情的寄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采薇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代表。

  4. 艺术特色:《池上书寄薇隐》的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诗歌情感丰富且易于共鸣。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美,通过寥寥数语便能够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5. 文学地位:在清代文人中,王采薇以其卓越的诗歌天赋和深厚的文化积累,成为了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池上书寄薇隐》不仅是王采薇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清代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