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一首酬李㤅伯先生

乘槎欲访三神山,蓬莱咫尺风引还。炼石五色亦何有,谁信娲皇补天手。
山林钟鼎两不成,何如独坐援孤琴。醉折幽兰弹古调,空山寂寞无知音。
昨者别兄偶弄指,天风海涛入焦尾。余音袅袅千里闻,谁识天涯有钟子。
先生当世推经神,主持坛坫三十春。忽听巴音和白雪,喜舞奚翅登龙门。
中散许传《广陵散》,一洗俗耳筝琶新。瓦釜雷鸣奚足论,得一知己死何恨。
一弹再鼓忘形骸,孤月寥天印方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知一首酬李㤅伯先生》是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收录于其代表作集《猛虎亦不过耳》,全诗共10行,每句4个字,属于四言体。该作品以“感知”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李㤅伯先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感悟与理解。

诗歌赏析

徐志摩在《感知一首酬李㤅伯先生》这首诗里表达了他对李㤅伯先生诗歌的独特感受。他用“感知”一词作为标题,暗示了作品的核心主题是诗人对李㤅伯先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领悟与理解。

诗意解析

  1. 感知:徐志摩在《感知一首酬李㤅伯先生》里提到,“感知”,这表明他不仅仅是阅读或欣赏这些诗,而是深入地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