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欲访三神山,蓬莱咫尺风引还。炼石五色亦何有,谁信娲皇补天手。
山林钟鼎两不成,何如独坐援孤琴。醉折幽兰弹古调,空山寂寞无知音。
昨者别兄偶弄指,天风海涛入焦尾。余音袅袅千里闻,谁识天涯有钟子。
先生当世推经神,主持坛坫三十春。忽听巴音和白雪,喜舞奚翅登龙门。
中散许传《广陵散》,一洗俗耳筝琶新。瓦釜雷鸣奚足论,得一知己死何恨。
一弹再鼓忘形骸,孤月寥天印方寸。
感知一首酬李㤅伯先生乘槎欲访三神山,蓬莱咫尺风引还。炼石五色亦何有,谁信娲皇补天手。
山林钟鼎两不成,何如独坐援孤琴。醉折幽兰弹古调,空山寂寞无知音。
昨者别兄偶弄指,天风海涛入焦尾。余音袅袅千里闻,谁识天涯有钟子。
先生当世推经神,主持坛坫三十春。忽听巴音和白雪,喜舞奚翅登龙门。
中散许传《广陵散》,一洗俗耳筝琶新。瓦釜雷鸣奚足论,得一知己死何恨。
一弹再鼓忘形骸,孤月寥天印方寸。
注释:
- 乘槎(chá):传说中用木筏、竹筏或纸片等漂浮在水上,顺着水的流动方向漂流到远方去。乘槎欲访三神山:乘着小舟想要游览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 咫(zhǐ)尺:非常近,比喻距离很近。风引还:风儿吹着船帆,使船返回来。
- 炼石:炼丹术中的炉中烧炼出来的石头,这里泛指仙药或者仙石。五色:五彩斑斓。
- 谁信:哪里会相信呢?娲皇补天手: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补天的故事,她炼制五色石以补苍天,所以后人称神仙为“补天手”。
- 山林钟鼎:山林里打铁做钟鼎的工匠。
- 孤琴:独自弹奏的古琴。
- 幽兰:幽静而高雅的兰花。
- 焦尾:古代一种名贵的弦乐器,尾部焦了就断了。
- 天风海涛:形容气势磅礴的海浪。
- 《广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之一,由嵇康所作。
- 瓦釜:古代陶制的锅。雷鸣:形容声音像打雷一样响亮。
- 奚:疑问词。
- 中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曾作《琴赋》和《短歌行》。
- 广陵散:即上文的《广陵散》,《广陵散》又名《碣石调》。
- 中散许传:指的是蔡邕传授给中散子。《广陵散》原为蔡邕所传的琴曲,后传至民间。《广陵散》一洗俗耳,意思是这首曲子让俗人的耳朵都感到新奇。
- 奚翅(qín qì):同“奚啻”,何止,怎么仅仅。
- 中散《广陵散》:指蔡邕传下来的《广陵散》。
- 瓦釜雷鸣:形容声势很大,响彻云霄。奚足论:又怎么值得议论呢?
- 一弹再鼓:指弹奏时不断重复弹奏。忘形骸:忘掉自己的身份地位。
- 孤月: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李㤅伯先生的一首酬唱诗。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游历名山、音乐、友情等方面。首句写诗人欲拜访三神山,第二、三句写诗人对三神山的向往之情。第四、五句写诗人对神仙的怀疑。接下来的四句写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表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