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雨蒙蒙,人行翠霭中。
山峦迷向背,村舍误西东。
水近鱼虾足,楼寒鸟雀空。
岭南逢驿使,梅信已潜通。
【解析】
(1)“尽日雨蒙蒙,人行翠霭中”:整日下着大雨,行人行走在一片迷蒙的绿雾之中。蒙蒙:形容烟雾笼罩的样子。翠霭:形容山林间的薄雾。
(2)“山峦迷向背,村舍误西东”:群山连绵起伏,遮蔽了视线,使人辨不清方向。村庄房屋错落有致,却让方向变得模糊。
(3)“水近鱼虾足,楼寒鸟雀空”:靠近水源的水边,鱼儿、虾儿游弋得十分自在;寒冷而空旷的高楼里,鸟儿、麻雀也感到孤单。
(4)“岭南逢驿使,梅信已潜通”:我到岭南时遇到一位驿站的信使,梅花的讯息已经暗中传开了。岭南:这里指今广东一带。
【答案】
译文:
整日细雨绵绵,行人行走在一片迷蒙的绿雾之中。群山连绵起伏,遮蔽了视线,使人辨不清方向。村庄房屋错落有致,却让方向变得模糊。靠近水源的水边,鱼儿、虾儿游弋得十分自在;寒冷而空旷的高楼里,鸟儿、麻雀也感到孤单。我到岭南时遇到一位驿站的信使,梅花的讯息已经暗中传开了。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赴岭南途中所作,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山高水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旅途劳顿、心情郁闷的情怀。
首联描写了雨雾弥漫的旅途景象。蒙蒙细雨中,山峦苍郁欲滴,树木葱茏,一片翠色。“翠霭”即浓翠之色,这里形容雨后的山林之景,给人以朦胧美。“人行翠霭中”,说明诗人是在雨中行进,但并未因此感到沮丧或不适。
颔联写山路险峻和村落位置的难以辨认。“迷向背”,形容山路蜿蜒曲折,让人分不清前进或后退的方向。“误西东”,指由于山路崎岖,人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容易迷失方向。这一句既表现了山路的艰险,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沿途的景色。“水近鱼虾足”,形容河水离得如此之近,以至于鱼虾在水中畅游无阻;“楼寒鸟雀空”,则是说高楼因天气寒冷而显得空旷无人。这里的“水”和“楼”都是诗人所见之物,“鱼虾”和“鸟雀”则是诗人所听到的声音。通过这两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河边的鱼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而高楼中的鸟儿则在寒冷的空气中盘旋飞翔。
尾联则是写诗人与远方亲人的联系。“岭南逢驿使,梅信已潜通”,诗人在这里巧妙地用“驿使”一词来表达自己与家人的联系。驿使,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使者,通常由驿马或驿站传递信息。这里诗人利用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和思念。同时,“梅信已潜通”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在岭南期间收到了家人的消息。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