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老不相放,床头烂卷书。
呼童乞火后,共妇剪衣初。
夜气通灵府,清声入碧虚。
陶家懒惰子,责让复何如。
【注释】夜课:夜晚的功课。
至老不相放:直到老年仍坚持学习,不被放逸。
床头烂卷书:指夜深时还挑灯读书。
呼童乞火后:叫童仆点起火来。
共妇剪衣初:与妻子一起裁剪新衣。
夜气通灵府:夜里的清冷之气可以通达心灵深处。
清声入碧虚:指读书的声音清晰而响亮,好像能进入清澈的虚空之中。
陶家懒惰子:指陶渊明(陶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读生活的诗。首句“至老不相放”,表现了作者一生勤奋好学的精神;次句“床头烂卷书”,则说明他勤于学习的勤奋精神;三、四句“呼童乞火后”和“共妇剪衣初”,写出了他与家人同读共剪的情景;五、六句“夜气通灵府,清声入碧虚”,形容读书声的清晰悦耳,仿佛能通到人的内心深处,又形象地描绘出读书人的心灵境界;最后两句是说:“陶家懒惰子,责让复何如?”以陶渊明为例,对作者自己进行鞭策。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热爱读书、刻苦攻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