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出河口,超然益耳目。
久不见东流,寒光夺晨旭。
其声烂不收,澒洞若犄角。
我心际无外,幻想九丁凿。
自天而下之,中凡几万曲。
一气所簸扬,何须辨清浊。
古来大圣人,疏排绝梱束。
孔德斯为容,控搏乃相触。
海上有神仙,周天无可欲。
无欲斯无为,无为化自足。

晓渡黄河

是日出河口,超然益耳目。

释义与译文:
早晨从河口出发,超脱尘世的纷扰,让感官得到解放,耳目更加清晰。

  • 注释:
  • “是日”:这一天。
  • “出河口”:从河口出发。
  • “超然”:超脱,不受拘束。
  • “益耳目”:让感官得到解放。

久不见东流,寒光夺晨旭。

释义与译文:
好久没有看见河水向东流淌,寒光闪烁夺走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注释:
  • “久”:长时间。
  • “不见”:看不见。
  • “东流”:向东流淌。
  • “寒光”:寒冷的光芒。
  • “夺晨旭”:夺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其声烂不收,澒洞若犄角。

释义与译文:
它的声音如同腐烂不收,浑厚广阔如同犄角。

  • 注释:
  • “其声”:河水的声音。
  • “烂不收”:腐烂而声音不散去。
  • “澒洞”:浑厚而广阔。
  • “若犄角”:像犄角一样。

我心际无外,幻想九丁凿。

释义与译文:
我的心中没有任何界限,幻想着有如九天之上的神仙用九个丁字雕刻出的石桥。

  • 注释:
  • “我心”:我的心。
  • “际”:心中。
  • “无外”:没有任何界限。
  • “幻想”:想象。
  • “九丁凿”: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形容极其巧妙的工艺。
  • “九天之上”:天上。
  • “石桥”:石制的桥梁。

自天而下之,中凡几万曲。

释义与译文:
如同天空之中的河流一般,穿越无数的曲折,最终汇入大海。

  • 注释:
  • “自天而下之”:如同从天而降。
  • “中”:中间。
  • “凡”:所有。
  • “几万曲”:无数的弯道。

一气所簸扬,何须辨清浊。

释义与译文:
一股自然的力量在空中荡漾,哪里需要分辨清浊?

  • 注释:
  • “一气”:自然界中的一种力量。
  • “簸扬”:荡漾、波动。
  • “何须”:不需要。
  • “辨清浊”:分辨清浊。

古来大圣人,疏排绝梱束。

释义与译文:
自古以来的大圣人都善于疏解和超越,不被狭隘的观念所束缚。

  • 注释:
  • “古来”:自古以来。
  • “大圣人”:伟大的圣人。
  • “疏排”:疏通、排除。
  • “绝梱束”:摆脱了约束和限制。

孔德斯为容,控搏乃相触。

释义与译文:
孔子的德行就像容纳万物的容器,他的学说与实际行动相互影响碰撞。

  • 注释:
  • “孔德”:指孔子的德行。
  • “为容”:作为容器。
  • “控搏”:控制和管理。
  • “乃相触”:相互影响碰撞。

海上有神仙,周天无可欲。

释义与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间,海中有仙人居住,他们的欲望被无边无际的自由所满足。

  • 注释:
  • “海上”:大海之上。
  • “神仙”:仙人。
  • “周天”:整个宇宙。
  • “无可欲”:没有任何欲望。

无欲斯无为,无为化自足。

释义与译文:
只有当人不再有欲望时,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所作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满足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通过“晓渡黄河”到“海上有神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