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湘山寺浮图绝顶

我从洞庭湘水入江处,西南直到湘水源。青山不断一千里,两岸腾掷蛟龙骞。
卸帆日夕湘山麓,侧岭横峰堆簇簇。妙明塔高山四围,玉立千盘裹山腹。
湘江如带横腰去,潋滟江风明雪縠。漫山春木斗青红,窈窕僧房半修竹。
昔游一别今几载,涧草岩花岁时改。春深灵雨钵龙归,日暮颠风铃鹁在。
我欲从僧营一椽,老僧与我同羁缠。有身长住岂云达,无田不退宁非贪。
松花开落薜荔庵,山橦布熟溪毛甘。世缘不深道力薄,山中龙象吾其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湘山寺浮图绝顶》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上界峰高望四围,孤城独倚碧霄开。
云中老鹤惊秋色,天上飞仙送晚来。
万壑松声寒更苦,千岩翠气晓还回。
此身已作无根物,却羡山僧不系鞋。

这首诗描绘了登湘山寺浮图绝顶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首联写登上山顶所见之景,上界峰高耸入云,四周景色尽收眼底;颔联则通过想象,将自己比作鹤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颈联描写山中松声、翠气,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尾联回忆起自己的身世和处境,感叹自己如同无根之物,羡慕那些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