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荔裳

上客征帆昨夜过,江村风雨别愁多。
东山自慰苍生望,郢市空怜《白雪》歌。
野寺开樽栖鹳雀,空梁拨棹散鼋鼍。
承明到日应前席,须话桑田总逝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宋荔裳按察蜀中》是清代诗人王天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王天眷:王天眷,字龙锡,号鲁源,济宁人。他是顺治丙戌年的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他的文学成就在《梦吟集》中有记载。
  1. 诗作原文
    法星遥指锦江隈,路入蚕丛鸟道回。
    万里桥边春驻马,百花潭上夜衔杯。
    干戈未久才生聚,井里虽存尚草莱。
    自是随车多化雨,三巴父老望嘘培。

  2. 诗歌解读

  • 首联:“法星遥指锦江隈,路入蚕丛鸟道回。”描述了诗人与好友宋荔裳一起踏上赴蜀的征程,他们的道路似乎穿越了神话中的仙境,充满神秘和期待。
  • 颔联:“万里桥边春驻马,百花潭上夜衔杯。”展现了他们旅途中的美好景象,春日的风景与夜晚的欢聚让这段旅程充满了诗意和温情。
  • 颈联:“干戈未久才生聚,井里虽存尚草莱。”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暗示了战争虽然结束,但人民的生活并未完全恢复和平。
  • 尾联:“自是随车多化雨,三巴父老望嘘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像及时雨一样帮助国家和民众,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送宋荔裳按察蜀中》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它不仅记录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