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

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是清朝毛际可创作的一首七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 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
  1. 诗词翻译与赏析
  • 原文翻译
    “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形容山峰如被切割般陡峭,溪流从高处直泻而下。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描述了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留下古老的积雪,而岩石则像愤怒般地拥抱着寒冷的霞光。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描绘了游览者攀登藤蔓覆盖的小径时,需小心翼翼地行走;到达高处的亭子时,可以俯瞰下方茂密的树木。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表示诗人站在山巅之上,远眺远方的石城,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1. 作品创作背景
  • 《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毛际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在游览林虑山的过程中,被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并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灵感。
  1. 作品影响及评价
  • 《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赏。毛际可在清代诗坛上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不仅是毛际可诗歌创作中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