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
【注释】
丹嶂:红色的山。
悬流万仞溪:瀑布从高处倾泻下来形成万丈高的深渊,如同悬挂的溪流。
峰晴留古雪:山峰晴天时仍保留着古来的积雪。
石怒抱寒霓:岩石愤怒般地紧抱着寒冷的彩虹。
小径攀藤滑:小路旁生长着攀缘的藤蔓,使人行走时感到滑溜。
危亭俯树低:高台亭子俯视树木,显得很低矮。
天台:天台山。
差:比拟。
共拟:一同比较。
翘首:抬头仰望。
【赏析】
《冬日游林虑观珍珠帘》是唐代文学家李涉的作品。此诗写诗人登山观瀑时的所见与感受。
首联写山高谷深。“丹嶂”指红山,即林虑山。“剖”为劈开的意思,形容山高壁立,陡峭异常。“悬流万仞溪”,形容涧水飞流直下,落差极大。“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十尺,所以万仞即为万尺,表示水流落差极高。“悬流”即瀑布,形容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峰晴留古雪”,指山峰在晴朗的天气里还保留着古老的积雪。这里的“古”指时间久远。
颔联写山高风急。“石怒抱寒霓”,形容岩石像愤怒一样紧紧拥抱着寒冷的彩虹。这里把石头比喻成有情感的人,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寒霓”即彩虹,因为彩虹的颜色偏冷,所以用“寒”来形容它。
颈联写山路险峻。“小径攀藤滑”,指小路旁边生长着攀缘的藤蔓,让人行走时感到滑溜。“危亭俯树低”,形容高台上的亭子低垂着树枝,仿佛要俯身触摸到树木一般。这里的“危”指高而险,“俯”指向下看。
尾联写山高路险,难以攀登。“天台差共拟”,指天台山与这山相比,相差甚远。“翘首石城西”,意思是仰望着西边的石头城。这里的“石城”指的是天台山,因为传说中天台山的山顶有一片石头城。
这首诗通过对林虑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