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寻钟至,微茫路可求。
岩危如欲坠,水缓不成流。
草静栖寒鹿,林空集暮鸠。
白云飞欲尽,月上碧山头。

《游上黄华寺》

半日寻钟至,微茫路可求。

岩危如欲坠,水缓不成流。

草静栖寒鹿,林空集暮鸠。

白云飞欲尽,月上碧山头。

注释:

  1. 半日寻钟至:半天时间寻找寺庙。钟指的是寺庙里的钟声,“寻钟”即寻找寺庙的钟声。
  2. 微茫路可求:模糊不清的道路可以寻找。微茫表示路途遥远而不明显,但仍然可以找到。
  3. 岩危如欲坠:岩石高耸陡峭,好像要掉下来似的。这里形容山崖的险峻。
  4. 水缓不成流:水流缓慢,无法形成流动。这里的“成”是动词,表示形成、变成。
  5. 草静栖寒鹿:草丛安静地栖息着一只寒冷的鹿。这里的“栖”是动词,表示栖息。
  6. 林空集暮鸠:树林中空荡荡,聚集了一群暮归的鸠鸟。这里的“集”是动词,表示聚集。
  7. 白云飞欲尽:白云飘动,仿佛要消失殆尽。
  8. 月上碧山头:月亮升上青翠的山巅。这里的“上”是动词,表示上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上黄华寺时的所见所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寺庙的宁静。首句“半日寻钟至”,表达了作者在寺庙里度过了很长时间,感受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第二句“微茫路可求”,则描绘了作者在寺庙周围的道路,虽然模糊不清,但仍然可以找到通往寺庙的道路。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包括高耸的山崖、缓慢流动的溪流、安静的草丛以及暮归的鸠鸟等。最后两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天空,描述了白云飘动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