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儿行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小儿不识虎,乃亦闻虎名。
虎来小儿怖欲啼,掀唇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三尺童子五尺杙,打虎落毛伤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逃,深林风草皆无色。禹州刺史呼小儿,裹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耳发稚弱真儿嬉。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齿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复怖将啼归。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味其故。
禹州刺史省得知,是日小儿知有父。男儿七尺伤父心,天寒辞墓行求金。
安得弃铗抱长杙,与之同日还深林。我所思,打虎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打虎儿行》是元代散曲家王伯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山中无路可通行,打虎儿来也枉忙。
莫道此身难自保,人间万事有如常。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在深山里无法找到出路的人(可能是指一个迷失方向或被困的旅人),而他却试图去寻找老虎以获得帮助。尽管这个行为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主题。

诗中“莫道此身难自保”一句,暗示了人生充满了变数与不确定性,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应轻易放弃希望或自我怀疑。这句也呼应了前面提到的“人间万事有如常”,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随波逐流、难以预料。

整首诗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