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去成都,水程千四百。水大三日程,水小十三夕。
半路胭脂河,流出猩红色。一夜到渝城,城边有粉穴。
胭脂嫌太红,粉水嫌太白。君持二水归,盥作朝霞雪。
海棠溪边人不知,莫寄成都濯锦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渝州去成都,水程千四百。水大三日程,水小十三夕。
半路胭脂河,流出猩红色。一夜到渝城,城边有粉穴。
胭脂嫌太红,粉水嫌太白。君持二水归,盥作朝霞雪。
海棠溪边人不知,莫寄成都濯锦儿。
。
《渝州歌》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原题为“过重庆”。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28个字。
原文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题目: 过重庆
体裁: 散曲(双调)
格式: 四部一韵
风格: 清新自然,语言质朴
原诗:
清风明月满城头。万古乾坤在画楼。
歌吹喧阗人醉倒。更那堪、江水东流。
这首散曲描绘了重庆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清风明月满城头”,以自然美景衬托出城市的宁静与美丽;”万古乾坤在画楼”则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