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

廿年不踏长安地,梦想朋游醉文字。
闻君持节渡湘来,喜入镫花照无睡。
知君慧眼湘月明,信君澄怀湘水清。
贤名一日播万口,邦人引领神先倾。
甄文救弊不遑恤,远接朱张近无匹。
乘轺崔浩时共荣,奏赋相如自称疾。
王程三载甫经年,何意告别乘归船。
君身岂藉官职重,所惜多士无良缘。
明廷衮衮登英杰,不信扶危少施设。
育才堂馆高切云,劝学文书纷似雪。
树人敢谓匪嘉谋,城社狐鼠难可搜。
狂夫横议惧民散,相忽得非根本忧。
我今伏处成衰暮,钳口藏身真自误。
君虽暂归行入朝,莫忘青蒲陈谏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是一首描绘友情和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开后所留下空缺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

王先谦是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在《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中,王先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的“廿年不踏长安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象征着繁荣与权力的中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暗示了自己虽然远离了政治中心,但心中仍然怀揣着对朝廷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梦想朋游醉文字”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情怀。这里的“朋游”不仅指文人间的交往,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知识传播的重视。

“闻君持节渡湘来,喜入镫花照无睡”则具体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重逢的情景。这里的“持节渡湘”,可能是指朋友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而“镫花”是一种象征光明和智慧的象征物。

“知君慧眼湘月明,信君澄怀湘水清”则是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高度赞誉。通过对湘江月色和清澈流水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的“树人敢谓匪嘉谋,城社狐”可能是指朋友的政绩卓著,如同树木般扎根生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育才堂馆高切云,劝学文书纷似雪”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在教化人才和传播知识方面的卓越成就。

《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和离别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清代官场风貌和文人心态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