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拟稼轩

暮北朝南忙底许,多时齿冷樵风。先生疏放是天慵。醉乡闲日月,安稳住无功。
注籍黄齑三百瓮,腐儒食料原充。思量无地著穷通。忘机秋水观,得意大槐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拟稼轩》是清朝王鹏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1. 词的原文及其背景
  •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遐,号半塘,晚号鹜翁,广西临桂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一位工于词的诗人,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在清代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 《临江仙·拟稼轩》创作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王鹏运官至礼科给事中,并在谏垣十载,上疏数十,关注政治要务。他的这些经历使他在创作时深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词中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态度。
  1. 词作的文学价值
  • 《临江仙·拟稼轩》不仅是王鹏运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王鹏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 该词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世学者和读者广泛传颂。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词的发展史,也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作品的影响及评价
  • 《临江仙·拟稼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王鹏运的创作风格,还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政治风貌和文人的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 王鹏运本人对其作品也十分自豪,他对自己的词作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词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个体的情感状态,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独到的。

《临江仙·拟稼轩》作为清代王鹏运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后人学习和研究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怀,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历史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