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咏春弟赓僖之皖江

亲老不谋学,将如仕进何。
趋时新法捷,得路故交多。
红叶数行雁,黄山几点螺。
瞻云知不远,暇日眺松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咏春弟赓僖之皖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包兰瑛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包兰瑛,字佩棻或者香,丹徒(今属江苏省镇江市)人。
  • 有《锦霞阁诗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亲老不谋学,将如仕进何。
    趋时新法捷,得路故交多。
    红叶数行雁,黄山几点螺。
    瞻云知不远,暇日眺松萝。

  2. 诗句解析

  • “亲老不谋学,将如仕进何”表达了对年迈双亲的关怀,以及对自己是否能够继续追求仕途未来的迷茫。
  • “趋时新法捷,得路故交多”反映了诗人追求时代潮流和社交圈子的愿望。
  • “红叶数行雁,黄山几点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 “瞻云知不远,暇日眺松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美好愿景的期盼。

《送咏春弟赓僖之皖江》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更通过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