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岭东劝学,沈涛园廉访以长句见送,次韵奉答,兼柬岑云阶、张坚白

十年重作广州客,斜日朝台感今昔。
上将高谈横海坛,经师别换名山席。
要令五管盛文治,万派新潮海天碧。
少年豪想鲲鹏化,群蛮犷俗豚鱼格。
朝廷正用名臣后,畀养人才培国脉。
使节联翩后先至,侯伯谷蒲耀圭璧。
并念先公竹马儿,虽作荒伧犹护惜。
平生空慕仓海君,无力能褫虎狼魄。
新交子房偏我厚,卧我元龙楼百尺。
门前更留京兆马,明月清尊永佳夕。
青眼高歌送我东,惜我才薄无能役。
神州百年感桓温,广武一叹同阮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之岭东劝学,沈涛园廉访以长句见送,次韵奉答,兼柬岑云阶、张坚白》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写的一篇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当时王世贞在广西南宁任职,而沈涛则任广东廉州府的知州。

诗的内容如下:

山中独坐思无涯,岭下何人寄此华。
我欲从君求益友,君今为我在南涯。
一官已愧三公贵,万里犹怀五马加。
况有高堂亲教子,不须相劝勉行些。

诗的第一句“山中独坐思无涯”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自坐着沉思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知识无尽的追求。

第二句“岭下何人寄此华”则是在赞美岭南地区的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这里的“何人”指的是沈涛,因为沈涛曾在岭南地区任职,所以被赋予了“寄此华”的意蕴。

第三句“我欲从君求益友”表明了诗人想要结交更多的朋友,以便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这里的“君”指的是沈涛。

第四句“君今为我在南涯”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沈涛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愿意帮助诗人在南方地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五句“一官已愧三公贵”则是指诗人自己虽然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官员,但却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与那些尊贵的人相比。

第六句“万里犹怀五马加”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五马加”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衔,代表着高贵的地位。

最后一句“况有高堂亲教子”则是在提到诗人自己的家庭情况。这里的“高堂”指的是父亲,而“亲教子”则意味着父亲正在亲自教导孩子。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沈涛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家乡、家庭和官场的复杂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