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楼客感

赋诗怜短鬓,伏枕感深秋。
雨气侵孤榻,江声到小楼。
云开山变幻,枫冷日清幽。
怪底栖霞客,丹成汗漫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楼客感》是清代诗人甘运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姓名与时代:甘运源,字道渊,号啸岩、十三山外史。他是清汉军正蓝旗人,文焜曾孙。幼时师从刘大櫆,后屡试不中,遂隐于诗酒。晚年官至英德县象冈司巡检。工诗善书画,尤长刻小印。
  • 创作背景:甘运源生活在清朝时期,其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现实。虽然未明确记载创作此诗的具体时间,但其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寓楼客感》赋诗怜短鬓,伏枕感深秋。雨气侵孤榻,江声到小楼。云开山变幻,枫冷日清幽。怪底栖霞客,丹成汗漫游。
  • 解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赋诗怜短鬓,伏枕感深秋” 表达了诗人因年岁增长而感到时光易逝的哀愁;”雨气侵孤榻,江声到小楼” 描绘了诗人孤独地坐在窗边聆听雨声和江涛的声音;”云开山变幻,枫冷日清幽” 则表现了大自然在秋天的宁静与肃穆。最后两句”怪底栖霞客,丹成汗漫游” 可能是在描写一位仙人或得道高人,他们在秋季的山林间游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与自由。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 艺术特色:甘运源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通过精确的对仗和韵脚,展现了其严谨的诗歌功底。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景观,如“雨气”、“江声”、“云开”“枫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诗意。
  1. 社会意义
  • 反映社会现象:通过《寓楼客感》,读者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透露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可能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 文化传承:此诗不仅体现了清代文学的艺术成就,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它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窗口,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

《寓楼客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无论是对于研究清代文学的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