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曲山行雨色深,非关野步负登临。
孤亭古树叶微脱,众壑边秋地易阴。
隔岸影寒摇水草,投烟声湿倦山禽。
不知油盖从谁借,坐久渐忘人世心。
山亭避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亭避雨》—— 古意盎然的清代律诗
《山亭避雨》是清代诗人永瑆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简洁的手法、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才情与雅致,还能深入体会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诘曲山行雨色深”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展开对孤亭、古树、众壑等细节的刻画,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和深邃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孤亭古树叶微脱,众壑边秋地易阴”,不仅展现了秋天景色的变化,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诗中的“隔岸影寒摇水草,投烟声湿倦山禽”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中。这里的自然元素仿佛有了生命,它们相互依存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句“不知油盖从谁借,坐久渐忘人世心”。这句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这种心境的展现,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一种探索和表达。
《山亭避雨》作为一首古代律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启发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深层次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和工作中的灵感和力量。